日前,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在《十年·蜕变》专栏中,再次回顾了中国西气东输能源工程核心装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这其中,沈鼓集团通过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垄断,为中国的能源大动脉安上了稳妥、可靠的“中国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气东输管道建设进一步提速。2012年,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启动建设,并全面实现工程技术自主化和技术装备国产化,建成后与原有的一线、二线相连接,实现了由管道输气向管网输气的跨越式发展。
这是沈鼓集团研制的国产长输管线压缩机
至建设以来,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由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和三线3条主干线及其配套的联络线组成,总长度超过20000千米,承担着全国主干管网50%以上的天然气输送任务。这项超级工程打通了天然气产地与目标市场之间的鸿沟,并将全国不同地区的天然气管道联结成一张互联互通的巨大网络,构成了“气化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在这数万公里的天然气长输管线上,液化天然气在管道中的流动要依靠压缩机提供的动力,每隔200公里就需要建一个加压站,用压缩机加压,因此压缩机又被称为天然气管道的“心脏”,是保障天然气管网能源大动脉安全可靠运行的核心装备。在西气东输前期建设中,西一线工程包括压缩机在内的关键设备,全部依靠进口,西二线几乎全部依靠进口,而国外能够提供管道输气压缩机的企业只有ge、罗罗和西门子。
从国外能购买到需要的产品,但永远购买不到想要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备品备件和维修服务等都受制于人——实现大型天然气长输管线压缩机组国产化,是解决制约我国重大装备发展、国家能源安全的这一“卡脖子"问题的关键。
为打破这一局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决定依托西气东输工程,采取“政产学研用”联合公关模式,加快推进大型天然气长输管道关键设备国产化,其中重中之重是长输管线压缩机国产化。
“中国输气管线的国产化,应该来说不是从西气东输就开始的。上世纪70年代已经有了‘川气出川’的构想,为了配合‘川气出川’,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开始研制管线球阀、压缩机,研制驱动管线压缩机的燃气启动机。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最终终止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原总工程师、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隋永滨回忆说,“长输管线关键设备国产化这一问题困扰我们四十年。”国家决定上马“西气东输”工程,再次给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带来机会,用隋永滨的话说:“国内装备制造企业从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建设之初,就一直在等待机会,希望中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关键设备能用上国产装备。”
2009年4月,国家能源局在沈阳召开“天然气长输管道关键设备国产化”会议,确定为西二线工程开展“20mw级电驱压缩机组”“30mw级燃驱压缩机组”和“高压大口径全焊接球阀”的国产化研制工作;
2009 年 7月 30 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主持召开"天然气长输管道关键设备国产化实施方案"研讨会,确定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电驱机组主试制单位,并讨论敲定了关键时间节点;
2009 年 11 月 23 日,一个标志性的日子——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在国家能源局的主持下,《天然气长输管道关键设备国产化 20mw 级电驱压缩机组研制合同》正式签订。
2011年11月,20mw级电驱压缩机组在沈鼓研制成功,我国实现了管道压缩机组国产化“零”的突破。11月15日1时30分,这套“国一号”20兆瓦级国产化电驱压缩机组,在高陵站成功完成72个小时带负荷工业性试验。它再次证明:中国“心脏”跳得很健康,很有力。
这是沈鼓集团研制的国产长输管线压缩机
三年多时间内,联合开发研制团队经历了上千个日日夜夜的艰辛,终于完成这一重大项目的设计制造。
2011 年 12 月6 日,设备正式下线,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在沈鼓装配试验车间隆重举行“天然气长输管道关键设备国产化成果汇报会暨合同签署及首套 20mw 电驱压缩机组出厂”仪式,不啻于一次中国创造的盛大剪彩。
2012年,沈鼓自主开发的第一台管线压缩机被当作备用机安装在西二线的高陵加压站。但谁也想不到后来会发生戏剧性的一幕:作为主机的外国压缩机在检修之后无法开机,不得不紧急启动备用的沈鼓机组,而沈鼓机组一次开机成功。——这个偶发事件使沈鼓的备机瞬间变成主机。
此后,国家能源局在高陵组织了一次国家级鉴定,沈鼓的管线压缩机得到三个评价:第一,性能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外机组比较后,属于名副其实的国际一流;第二,开车启动速度最快,并且一次开车成功;第三,噪声远低于国外机组,这也是沈鼓制造压缩机的一贯优势。
高陵分输压气站由4套电驱压缩机组组成,是我国首个20兆瓦电驱压缩机组营业试验站和样板站。这项工程2011年8月开工,2013年5月建成投产。
自沈鼓的长输管线压缩机在“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后期的高陵加压站一炮打响,与国外产品同台竞技,西三线实现了全部国产化。西气东输三线西段电驱压缩机组应用4站12台套,燃驱机组应用1站3台套。在东段,压缩机组全部实现国内供货。据此测算,西气东输三线计划应用电驱压缩机组61台套,仅此一项即可节约投资3.66亿元。
2021年12月28日,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气量当日突破1000亿立方米。取得这个成就的重要原因是,2018年国家实施了天然气管线互联互通保供项目,而沈鼓集团为整个项目提供了14台套压缩机,到2019年1月已全部投产。2020年12月,第二条能源大动脉——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长岭-永清)顺利投产,沈鼓为这一超级工程提供了5个站15台套压缩机组的设计制造和现场服务。
经过多年的建设,西气东输工程和中俄天然长输管线工程的建设不仅推动了我国天然气管网形成互联互通的新格局,而且成为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造福沿线百姓生活的能源大动脉,开启了一个中国利用清洁能源、推进双碳战略的新时代。
而在这其中,装备国产化不仅是民族自强自信的卓越体现,更是国家超级工程建设自主可控必由之路。无论是在轰轰烈烈的建设期,还是投产运营的十余年间,西气东输工程推动我国长输管线装备技术一举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依靠装备人的执着坚持,依靠创新自强,在绵延数万里的西气东输、中俄长输管线两条能源大动脉上闪耀着通用机械装备力量——当前,高压大口径全焊接球阀、长输管线压缩机组全部实现国产化,沈鼓的天然气长输管线压缩机也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
这是沈鼓集团研制的国产长输管线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