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3月18日电 她放弃国外丰厚物质生活和优越学术条件,先后主持7项国内首台套重大国产化项目,完成20余项企业创新科研项目。在沈鼓集团10万等级空分装置用压缩机组国产化中,她对每个部件反复实验和严密论证,严把材料质量关,为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推动集团技术创新立下汗马功劳。她是包翠敏,沈阳鼓风机集团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同事们为包翠敏贴上的“标签”。在法国深造六年,除了法国国立洛林理工材料工程学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以及esa(欧盟航空部)和arcelormittal(英国阿赛洛-米塔尔)钢铁公司(法国分部)的科研经历外,包翠敏自己最看重的是专业基础的夯实,以及学科视野的开阔。
进入沈鼓以来,包翠敏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工作热忱,锲而不舍的钻研的劲头,先后在沈鼓集团各类产品用低温(超低温)材料开发、高温材料研究、金属材料表面强化、高比强度复合材料的应用以及材料相关标准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创新成果,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突破了一系列科研壁垒,为推动沈鼓集团技术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入职沈鼓集团八年,包翠敏先后主持7项国内首台套重大国产化项目压缩机机组材料及工艺单元的技术攻关工作,作为第一单元技术负责人完成20余项企业创新科研项目,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奖等多项荣誉,研究成果深受业内好评,广泛应用于沈鼓集团各类产品之中。
2012年,某公司循环气压缩机叶轮意外损坏,在无备用轮的情况下,整个生产线陷入停顿,日损失以百万计。按照常规制备镍基合金叶轮的加工工艺,需要六个月时间完成。该公司紧急找到沈鼓寻求帮助。
包翠敏临危受命,迅速完成了“化学镀镍-磷在叶轮表面强化”的在该产品应用的可行性论证,采用易加工的某材料配合化学镀表面强化代替昂贵的镍基合金材料制备该叶轮,不仅成本大大降低,叶轮的加工周期也从半年缩短至2周多时间,同时解决了该类机组叶轮流道内部粘结粉尘导致效率降低以及破坏动平衡等工程顽疾,在短时间内使生产线重新运转,为该公司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
2015年,沈鼓集团攻克重重难关,实现10万等级空分装置用压缩机组的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对我国大型空分装置的长期封锁,推动我国煤化工产业向全新发展阶段跃进。包翠敏负责机组的材料选择,通过仔细查阅大量相关技术资料,精心分析每组实验数据,从主轴到气缸,从轴承到密封,每个部件都经过反复实验和严密论证,为机组的最终选材提出了科学方案,不仅材料性能满足机组要求,生产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大大增强了该机组的市场竞争力。
在沈鼓集团承担的我国首台套某跨音速连续大型风洞项目中,其风机叶片要求采用超高强度、超低密度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我国尚属首例。面对挑战,包翠敏迎难而上,在查阅外文文献的同时,发挥自身海外留学背景的优势,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了大量重要的技术信息,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思路,并积极与配套商沟通协作,最终设计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具有高比强度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叶片,成功突破了制约我国风洞发展的技术瓶颈,为该风洞项目的顺利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助推我国大风洞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在沈鼓的八年里,包翠敏的研究成果为沈鼓带来的经济效益难以估量,经她指导和培养的年轻员工也日益成为沈鼓的技术生力军。面对成绩,面对荣誉,这位优秀工程师,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却总是谦虚地说“我只不过做了我应该做的,还需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在沈鼓研究院,包翠敏给大家的印象总是平和而热情,人们研究中遇到疑难,她会耐心地予以解答,工作中遇到迷茫,她会和大家倾心交流,生活中遇到困难,她也会竭尽全力给予帮助。包翠敏扎实的学术功底,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大家学习的楷模,她谦和的待人接物,无私的敬业奉献,让研究院这个主要由年轻人组成的大家庭永远洋溢着和谐与温暖。
包翠敏,这位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先锋,沈鼓集团的科技英才,其以雄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用辛劳与汗水践行着一名工程师的产业报国理想,用丰硕的科研成果肩负起一名科技工作者推动国家创新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光荣使命,为沈鼓集团的稳步、快速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书写着一名“最美工程师”的无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