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人民网-辽宁频道报道了沈鼓集团混改一年来,通过建立完全市场化的体制机制、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与创造力等,不断为“老字号”注入新动能,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5月17日,腾讯、网易、百度、今日头条等国内各大知名门户网站纷纷在亚博全站首页置顶推荐了这篇报道,沈鼓集团改革报道强势登上互联网热搜。
文章原文:
毫不意外,2023年一季度沈鼓集团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利润同比增长58.8%,订货同比增长140.3%。
在此前的2022年,沈鼓集团利润同比增长76.0%,订货同比增长32.6%,主要经济指标创造历史新高;还是在这一年,沈鼓集团一口气拿出了全球最大三代核电屏蔽电机主泵、世界领先的首台套6 1空分压缩机等十几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摆脱依赖、填补空白”已经成为外界对沈鼓制造的常规评价。
沈鼓集团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设计制造大型复杂压缩机、高端核主泵等重大装备的制造厂商之一。这家有着70多年历史的辽宁企业,也曾经历徘徊困顿,而如今却像是一艘劈波斩浪的巨轮,航速惊人。
变化从哪里谈起?走进沈鼓,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改革,2019年沈鼓集团被纳入国家混改试点范围,2022年初沈鼓集团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国家先进制造业二期基金,翻开了企业混改的新篇章。
一年的混改如何为“老字号”企业注入新动能?人民网记者日前深入沈鼓集团调研采访,尝试通过这一典型案例为“老企业”如何焕发新活力寻找共性答案。
优化股权结构,建立完全市场化的体制机制
据了解,沈鼓集团先期通过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其经营活力和竞争力,使一些常年亏损子公司实现盈利,子公司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提升150%。子公司成功混改为整个集团的混改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宝贵经验。2022年上半年,沈鼓集团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国家先进制造业二期基金持股39.13%,同步扩大员工持股比例到9.35%。集团股权结构由原来的国资占比76%绝对控股调整为国资持股44%,形成了国有资本、战略投资者、其他小股东4∶4∶2的资本结构。
“我们研究院和设计院技术部门的专家们比集团高层领导的工资还要高。”沈鼓集团科技管理部部长伊洪丽表示,通过对核心骨干人员实施股权激励,实现了核心骨干与企业利益捆绑,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主动性。
通过此次混改,辽宁省沈阳市吸引中央政府投资基金支持重点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类资本在资源、技术等多方面优势。“混改完成后,沈鼓集团成为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企业活力和效率大幅提升。”沈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戴继双说。
“干部”变身“经理人”,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
市场化,绝不是说说而已!对于沈鼓人来说,变化速度来得有些“超出预期”。最先感受到此轮改革气息的是核心管理层。通过实施混改,也打通了企业机制改革的“最后一公里”。集团全面推行两级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原班子成员全部辞去市管干部身份,实现由“干部”到“经理人”的转变。
“契约化管理、市场化聘任和解聘。”在启动内部竞聘之后,管理层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集团通过实施“三年任期聘任”制度,对经理层实施契约化考核和管理,以结果为标准,以业绩论英雄,强化价值创造考核,根据业绩完成情况发放薪酬,充分激发了经理层高管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所有高管绩效考核与经营业绩‘挂钩’,真正做到凭能力任职务、靠成绩定去留。”沈鼓集团董事会秘书金娜说。
值得一提的是,集团还积极探索建立子公司超额利润分享机制,将子公司超出利润指标的20%作为干部员工额外嘉奖。政策实施以来,70名管理人员绩效年薪上浮10%;59名管理人员绩效年薪下浮20%—70%;15家子企业中的核心业务骨干获得超额利润奖励;2727名员工获得13薪嘉奖。
危机意识 创业精神,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与创造力
为进一步突出主业,提高效率,通过三项制度改革,沈鼓集团所有中层干部竞聘重新上岗,通过构建职务调整、薪酬发放与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紧密“挂钩”的强激励和硬约束机制,彻底激活了各级干部的危机意识和干事创业精神,树立起积极正向的选人用人导向。
“通过健全‘以岗定薪、因能差异、按绩取酬’的工资决定机制,实现员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直接挂钩,员工的思想从‘为企业干’彻底转向了‘为企业干就是为自己干’。”以产品设计人员为例,同一岗位员工,能力工资遵循因能差异的原则,最低档与最高档差距可达8倍,真正实现了员工收入与公司、部门和个人绩效紧密相连。
据金娜介绍,通过实施员工持股及未来股权激励办法,让员工与企业在价值创造紧密结合在一起,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进而提升获得感与价值感。
据统计,集团总部岗位由原来的1094个减少到604个,人数减少438人,员工主动告别“办公桌”来到“生产线”,动力和压力同时倍增,劳动效率同比提高35.8%。
改革风劲鼓征帆!
相比2019年,沈鼓利润总额增长了9倍,净资产收益率增长了15倍。“去年我们实施了200多个科研项目,当年完成146个,创下历史新高!”沈鼓集团科技管理部部长伊洪丽形象地说,“现在沈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动!”
目前,沈鼓集团已经具备年产180万吨乙烯、140万吨pta、2000万吨炼油,以及500万方lng、天然气长输管线、15万空分,300mw空气储能、大型清洁煤化工、大型航空航天试验风洞等装置用压缩机组、eva超高压往复压缩机,国核一号、华龙一号核主泵等重大装备的研制能力,沈鼓集团以自主知识产权为特征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了我国压缩机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自主、可控,为避免中国能源化工产业被“卡脖子”提供了有力的装备支撑。
谈到沈鼓的高质量发展,沈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戴继双表示,沈鼓集团将按照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部署,建设市场全球覆盖、技术全球领先、品牌全球公认的世界一流企业,为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贡献更大力量。
前不久,国务院国资委将沈鼓集团选树为全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综合典型,纳入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据了解,沈阳市国资委正梳理总结沈鼓集团改革经验,以高水平制度性创新为引领,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激发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活力动力。